当全球的消费者都沉浸在“双11”购物狂欢时,不少科技圈人士当天却在庆祝“元宇宙日”;当多数成年人还对元宇宙一知半解时,中小学生、大学生们却将其当作了课业和日常;当一线城市还在为元宇宙寻找合适的应用场景时,二线城市——潍坊,却已经建章、立志、设都。
元宇宙,作为集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区块链、虚拟现实等技术为一体的集成创新融合应用,被全球视为下一代互联网。正是因此,元宇宙成为各个国家和科技巨头们跑马圈地的第一要务。
《中国经营报》记者注意到,工业和信息化部等五部门于近日印发的《元宇宙产业创新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年)》(以下简称“《元宇宙行动计划》”)指出,要以构建工业元宇宙、赋能制造业为主要目标,到2025年,元宇宙技术、产业、应用、治理等取得突破,成为数字经济重要增长极,要培育3—5家有全球影响力的生态型企业和一批“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打造 3—5个产业发展集聚区。
当全球都在抢占这一技术高地时,潍坊凭什么喊出要建设“元宇宙技术创新与产业之都”?
龙头聚新产
在潍坊市高新区潍坊软件园一楼,一座元宇宙体验中心正在装修中,而这座体验中心正是由山东科明教育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科明教育”)投资建设,科明教育总经理李颖慧说,体验中心主要是为潍坊的中小学生体验VR(虚拟现实)的应用场景而打造,目前体验中心有8个教学应用场景,而山东共打造了6个基地。“主要就是通过元宇宙技术,让学生们身临其境,并且能与之互动。”
在潍坊,相比中小学生们的体验与好玩,各类院校的师生们早已经将VR等技术融入到日常教学和实操中。
“我们通过和各类高校合作虚拟仿真建设,尤其是机电类、智能制造类、汽车类等专业,都实现了元宇宙教学。”李颖慧说,“以前这些专业的学生要学习,条件好的学校可能人手一台机器,而条件差的,可能一个班级只有一台样机,尤其是这些样机随着磨损等原因要经常替换,可能光样机一项对学校而言就是一项很大的负担。而现在,学生们只需要戴上一个头盔,手上拿着手柄,就能直观感受和操作,还可以进入到发动机等样机内部,亲自感受这些机器的温度,看到机器内部、外部是如何运转等。这对学校而言大大减轻了资金压力。”
之所以能让科明教育深耕教育行业,并且扎根潍坊,在李颖慧看来,一是因为潍坊具有元宇宙发展的先天优势,潍坊形成了以歌尔等为龙头的元宇宙硬件生产的集聚区;二是潍坊有庞大的教育资源市场。
“可以简单的理解为,歌尔是做元宇宙硬件,而我们是做教育领域的内容生产商。”李颖慧说,“此外就是看中潍坊的教育。潍坊作为国家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试验区和国家级教育改革试验区,教育资源十分丰富,目前拥有5所本科学校、60所职业院校,其中近一半职业院校开设了元宇宙相关专业,依托院校打造的山东省虚拟现实实训基地每年培养相关人才1200余人。”
因歌尔而落户潍坊的并不仅仅是科明教育一家,依托歌尔在虚拟现实方面的硬件优势,由龙头所带动的上下游产业链联动,企业、人才、资金等围绕元宇宙生态的要素正在不断集聚。
在元宇宙未来创新谷,已聚集同心视界、定鼎科技、博尧信息、新科视典等元宇宙领域重点企业42家,计划5年内聚集企业100家以上,打造全国一流的元宇宙产业内容制作和示范应用基地;在联东U谷·潍坊元宇宙配套产业园,已有30家企业签约入驻,22个项目已交付使用;在坊子区元宇宙配套产业园,目前洽谈对接元宇宙项目100多个,苏州江锦科技等12家企业已落户……
传统焕新生
以歌尔为龙头的消费级元宇宙产业和企业正在快速聚集和壮大,但作为人口大市、产业大市和经济大市的潍坊,目标并不止于此。
在潍坊滨海区的一家叫做焦易网的公司里,来访者皆可体验一把“上帝视角”。选中一座工厂,点击一下鼠标,你的视线便能随着屏幕穿墙而过,任何车间的生产实况一目了然,就像在玩3D游戏。这正是焦易网为石油焦上下游产业链上的企业打造的数字孪生工厂,亦谓之工业元宇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