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首批4个人工智能特色产业园亮相

4月28日,成都市经信局市新经济委召开2025年成都市人工智能产业链特色产业园建设媒体吹风会。记者从吹风会上获悉,作为成都人工智能产业链首批4个“样板”特色产业园,四川天府新区兴隆湖AI大模型创新应用产业园、成都高新区新川之心机器人公园和诸葛空间、武侯区悦湖科技城人工智能与机器人产业园、成华区龙潭机器人特色产业园集中亮相,标志着成都以大模型和机器人为“立园”方向的人工智能与机器人产业高品质特色产业园打造取得新成果。

引进产业重点企业

打造创新应用场景

据成都天投集团科创生态岛运营公司负责人介绍,四川天府新区兴隆湖AI大模型创新应用产业园以环兴隆湖40万平方米产业载体为主阵地,以成都超算中心园区、天府新经济产业园、成都科创生态岛“一区一园一岛”为核心,全力打造生产集约、要素集聚、应用集成的人工智能特色产业园区。

“我们期待,这座占地1006亩的‘未来之城’,将成为全球科技创新企业验证前沿技术的超级试验台。这里的每株水草都连接着物联网终端,每条道路都是算法迭代的试验场,每寸天空都在重新定义城市边界,可以装下无数种触手可及的未来。”该负责人表示,已引进成都市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天府浪潮云等14家人工智能与机器人产业重点企业,已落地智能客服机器人、无人驾驶船、无人安防巡逻车、无人机配送巡检、无人驾驶接驳车等人工智能与机器人创新场景20余个,已形成头部企业牵引、上下游协同发展的人工智能产业发展新态势,初步构建起“需求导向—场景验证—产业落地”的科技和产业融合发展的新生态。

成都市武侯区科协(悦湖新材料科技转化中心)产业发展部负责人表示,武侯区悦湖科技城人工智能与机器人特色产业园致力于推动武侯区建成“国家级具身智能场景验证中心”“国家级人工智能与机器人制造业创新中心”和“全国品种最齐全的具身智能文娱场景体验地”。该特色产业园计划3—5年内,引育人工智能与机器人头部企业10家以上,关键零部件、本体与系统集成企业等超20家,引进科研院所10家以上、创新平台10个以上、高层次创新人才团队20个以上,打造各类验证及应用场景不少于80个,将悦湖科技城建设成为西部人工智能与机器人技术创新核心引擎、中西部最大规模应用示范标杆、全国影响力产业集群高地和国际人才汇聚中心。

落地重大产业化项目

培育专精特新企业

新川之心机器人公园是成都高新区重点打造的“人工智能产业新窗口、机器人示范应用新高地、未来科技体验新地标”。“公园不仅是技术研发的试验田,更是场景落地的主战场。”中新(成都)创新科技园开发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公园规划建设机器人产业聚集中心、测试训练中心、应用场景中心、人才实训中心、国际交流中心、具身机器人可信算数中心六大中心,将通过“实验室—中试—市场”全周期支持体系,加速机器人技术商业化进程。2025年5月起,公园将陆续开放20余类机器人应用场景,涵盖清洁、物流、安防、消费、餐饮等多个领域。例如,无人快餐厅实现从点餐到配餐的全自动化服务,科技市集展示最新机器人产品与互动体验,无人作业示范区演示清扫、养护等智能装备的高效运作。

位于成华区的四川成都成华经济开发区分为成都机器人产业园和成都智慧能源产业园,主攻人工智能、电子信息、智慧能源三大产业方向,确立“中国西部机器人产业新高地”“新一代数字通信产业集聚地”和“中国西部能源发展引领地”三大目标。成都市龙潭工业机器人管委会相关负责人表示,园区以打造国内一流的工业机器人创新示范基地为目标,奋力打造机器人产业集群。目前在人工智能—机器人产业领域,已聚集产业链龙头企业12家、上下游关联企业78家,落地重大产业化项目26个,培育省级以上专精特新企业18家。

成都市经信局市新经济委相关负责人表示,目前,成都市人工智能产业已形成“2个主要承载地+6个协同发展地+N个带动发展地”的产业发展格局,涉及算力、数据、大模型、AI芯片、机器人、示范应用等相关领域。后续,将以大模型和机器人为主攻方向打造“样板”特色产业园,推动资源要素聚集、产业规模倍增、园区品牌提升。

关于作者: 元智网

为您推荐